2009年9月8日 星期二

日劇:《錢與罪》﹝守財奴﹞

經過了迷日劇的那幾年之後,老實說我很久沒有覺得一部日劇好看也值得看了。
基本上應該跟我現在非常厭惡那些只是做夢的理想狀態與劇情。
儘管只是部分或可能根本不是關鍵,但有些時候卻甚至令我作嘔。
跟「絕對零度」是同樣只存在於理想與理論中;對於「現在的現實狀態」而言,說是謬論亦不為過。
諷刺的是,我現在的身分卻是個偏向「理想與理論」的存在;至此已離題。

回歸正題,我無意介紹;或是說,無意紀錄任何關於此劇的劇情。
中國人或台灣人此二類或許可能應該大概無法完全被區分開來,或是說這問題意義不大。
但有錢人與窮人就本質而言根本就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生物。
儘管窮人有了錢與地位,或甚至比有錢人更甚;雖不無機會,但也極難成為所謂的有錢人。
我不是宿命論者,故無法排除後天環境或教育等因素之影響。
但人許多先入為主的觀念是難以更改的,而這也是為什麼家庭教育與幼教等早期教育是必須的存在。
因為原則上從身為「人」的存在開始,人就是有分等級的。
儘管你是由同一對父母所生的兄弟姊妹在父母眼中也同樣有等級存在。
僅止於你視對象而言是什麼身分,就依照你的身分所需之各種條件去判斷並劃分等級
諸如軍人依據資歷與位階等、學生依據成績、能力與人際關係等;社會人士依據職業社經地位等等。
當然也會視對象與所視範圍的不同而改變判斷等級的條件順序與加權。
例如社會人士在公司內與外、對於同事、其他社會人士與朋友間也都有不同的判斷標準。
但所謂社會價值也不過是多數決的群眾暴力而衍生之產物,否則又何必劃分文化與次文化。
故捨去可稱之為「與社會脫節」的局外人或職業而言:
這個世界不是「靠」錢在做人,而是「錢」本身在做人。
基於長尾法則對於巴圖列法則是為推翻或修正目前尚無定數,至少對我個人而言。
故依據此二法則而言,應該說是這個世界有80%是錢在做人,剩下20%則是其他與錢無關之因素。
但倘若只會幻想自己或自己的某部分是為那20%的存在的話,就又回歸到那脫節的絕對零度了。
我不知道為什麼劇中的主角這麼擅於「做人」,能夠正視並正確判斷自己的能力與在他人眼中之價值。
做出適度與正確的判斷且能從一而終完全行使之。
至少就目前看來是為如此;褒,無從貶起。

我很認真的認為這些觀念應該被編入窮人的教材之中。
否則「翻身」一詞多用在睡眠中,豈不無異於種姓制度?

沒有留言: